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| 继续访问电脑版

地鳖虫的主要病害及其防治?

发表于 2019-7-31 08:38        5189次浏览        
一、大肚子病  又叫腹胀病、肠胃病。  1.病因:池内过于潮湿,饲料含水量较大,地鳖虫暴食脂肪性饲料后,体内水分营养积累过多而引起。  2.防治:发现地鳖虫患此病,立即拣出病虫进行处理,并采取下列措施:一是打开门窗通风换气,以降低养殖土湿度;二是取出表层养殖土,更换新土;三是停喂青料,投喂干料;四是药物治疗,按每0.5公斤饲料加氯霉粉4克、酵母片6片(研末)的比例搅拌均匀,连续投喂3—4次。  二、软瘪病 又称绿霉病。  1.病因:养殖土过湿,剩余饲料发酵霉烂,使地鳖虫受到感染。  2.病状:虫足收缩,触角下垂,全身柔软,行动呆滞、不进食,发病后期体表出现暗绿色斑点,继而陆续死亡。  3.防治:一是根据气温的变化及养殖土的湿度来调整饲料的湿度。梅雨季节应少喂青饲料和含水量较大的精料;二是控制养殖土湿度,保持最佳状态;三是筛虫时,筛出的地鳖虫应放入备有养殖土的器具内,让地鳖虫钻人士中,避免虫体相互挤压而受伤;四是发现病虫尸体,立即拣出,并更换较为干燥的养殖土;五是发现地鳖虫发病,可用药物治疗,用1:5的漂白粉水或0.1%的来苏尔水对养殖池全面喷洒消毒,并在饲料中加入四环素、土霉素等抗生素药物,按每0.25公斤饲料、药1片(研末)的比例搅拌均匀,连续投喂3-4次。  三、卵鞘白僵病  1.病因:卵鞘因受伤或感染而导致霉变。  2.症状:卵鞘霉烂,卵粒腥臭,锯齿状一侧长出白色菌丝。丝症会感染其他卵鞘,造成卵和幼龄若虫死亡。  3.防治:一是成虫产卵后,就及时取出卵鞘,清洗干净;二是养殖土保持一定湿度,孵化土的含水量应为20%左右;三是掌握时间合理筛虫,筛虫时尽量减少对卵鞘的损伤;四是严格做好孵化器具的消毒工作。   四、裂皮病   1.病因:地鳖虫代谢失调,蜕皮时养殖土过于干燥或饲料含水量过低。  2.症状:地鳖虫不蜕皮或半蜕,不吃食物,逐渐消瘦,最后死亡。  3.防治:一是饲料营养要全面,保证虫体新陈代谢正常进行,促使虫体顺利蜕皮;二是合理控制养殖土湿度和饲料的含水量,增加虫体内水分;三是地鳖虫将要蜕皮时不要筛虫,以免损伤虫体。
微信图片_20190604153001.jpg
土元养殖技术
土元养殖网土元养殖基地,提供土元养殖技术、土元养殖视频,分析土元养殖前景、利润与市场价格...
推荐导航
土元养殖技术
土元养殖前景
土元养殖视频
土元养殖利润
土元价值功效
最新土元价格
相关导航
土元养殖资讯
土元疾病防治
土元养殖骗局
土元药方
土元加工
土元图片
  • 土元养殖网手机版
  • 土元养殖网微信

土元养殖网,专业的土元养殖技术网站,涵盖土元养殖、土元养殖技术、土元养殖前景、土元养殖视频、土元养殖利润、土元养殖方法、土元疾病防治等版块,养殖土元就上土元养殖网

服务热线:18856819888/13856864436/400-1066-678/0558-5899016(苏经理)

公司地址:安徽省亳州市古井镇古井大道与105国道交叉口向西两公里

Copyright © 2018-2019 备案号: 皖ICP备09018316号